【大纪元2013年08月26日讯】(大纪元记者伊铃多伦多报导)望子成龙,望女成凤是中国父母的普遍愿望。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国外,期望孩子能在异国学业有成,将来干一番大事业。对于大多数留学生来说,孤身一人,背井离乡,来到陌生的国度,他们首先面对的困难不是书本,而是生活问题。没有亲人、朋友,语言、环境、学业的压力,情感、心理、生理甚至经济等居多因素都要独自面对,许多留学生因此走入同居生活。
据媒体调查资料显示,中国留学生同居率达80%,年龄18到22岁的学生同居比例正在逐年升高。很多留学生和别人同居大都是隐瞒着家长。中国父母保守,如果让他们知道肯定不同意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。
本该是天真烂漫、精力充沛、学习文化知识的年纪,还没有承担家庭生活的能力,却过起了家庭生活。远在国内的父母,如果知道自己的孩子小小年纪承受着他们这个年龄不该承受的东西,作何感想?
留学生年纪轻,心智不成熟,同居生活的不确定性等,由此而产生居多负面效应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。无论从社会学、医学,甚至文化、道德、宗教等多方面来看,留学生同居都不是一个理想的生活状态。除了影响学业,对情感、心理、生理都会给彼此留下许多伤害。
跟着感觉走
丽萨今年21岁,7年前,她妈妈歷尽千辛万苦,过五关,斩六将,把她带到加拿大,目的是希望避开中国那个教育体制,在一个优秀的教育环境里成就女儿的人生。
丽莎刚来时语言不好,又没有朋友,很寂寞,老想回国。后来搬到士嘉堡华人区。认识一些从大陆来的学生,慢慢的交了朋友,也开始谈恋爱。
她妈妈工作忙,管不了她。经歷过几次恋爱经歷,每次都受到很大伤害。学业荒废,花了5年才完成高中课程,勉强进了大学,一个学期后放弃;一年前开始跟一个男孩子同居。
丽莎说:「加拿大不像中国,在中国打个电话马上可以找到朋友,这里出门得坐车,见朋友不容易,而且这里人人都很忙,平时各忙各的,很难有机会聚会。找个男朋友,出门有个伴,如果男朋友有车更好。感觉好就行,未来谁也不知道。」她说。
「我周围的同学几乎都有男朋友。现在的年轻人没有谁会去讲贞操,想到结婚的人很少,能够走到结婚那一步更少,10%-15%吧,而且很多都是因此怀孕了。即使有些怀孕的也没有结婚,打胎的不少。」丽莎说。
Jack25岁了,是内蒙古来的留学生,17岁时来加拿大留学。当时家里条件并不十分宽裕,加拿大昂贵的学费、住宿费,很快家里难以承担。后来jack书也不念了,大部分时间在餐馆打工。因为寂寞,养了一条狗,也有女朋友。女朋友长得漂亮,出门在外难免会引起其他异性的追求,于是争风吃醋,经常吵架。一次发生争吵时,男孩动手了,把女孩的一边脸打肿了,也不准女孩回家,担心女孩的妈妈发现伤痕。后来被女孩的同乡知道报警了,jack被带到警局,受到家庭暴力起诉。学业、工作、移民都受影响,还留有案底。
林太太(化名)从大陆来,在多伦多一家医院做义工,一讲起儿子的事就哭哭啼啼。儿子一直功课很好,本来打算读医科大学。自从交了女朋友以后,功课一塌煳涂。后来她想尽办法把儿子转学到另外一个省。尽管这样,两个年轻人还是有通信来往。林太太认为至少不会同居在一起,不会有孩子。
男孩到另外一个省后不太在乎女孩了,只是没有绝情跟女孩子分手。但对这个女孩来说,打击太大了,相处那么久突然分开,她不能接受事实,心里恨林太太,认为是她拆散他们的。她几乎疯了,书念不下去,几近自杀,最后被迫休学。
后来林太太心里过意不去,找到女孩,跟她说:「我不是讨厌你,只是希望我的儿子能好好唸书,我还是欢迎你将来当我的儿媳妇。」鼓励她復学。但是女孩精神恍惚,已经不可能了。
同居负面效应多
两性问题研究专家陈明玉博士说:「其实同居现象不只是留学生,而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,几乎是一个普遍现象。留学生比在父母身边的孩子更容易同居。因为孤单,亲人不在身边,尤其是在异国他乡,功课压力,语言、环境等压力,遇到挫折时无人诉说。虽然他们可以与同性朋友做伴,但是无法像亲人那么亲密。唯一有可能得到同龄人亲密关系的就是异性之间吸引力;另一个就是化学情素产生一时冲动的亲密。」
「现在的年轻人一切跟着感觉走,只要喜欢就行。先逞了欲,日后发现许多负面问题。现在是信息时代,资讯发达,年轻人并不是不知道同居会有什么负面后果。只是有的人不在意;也有的是不知道后果的严重程度,因为还没有经歷过;有的没有经过预防教育;也有的是发现社会上离婚率高,与其离婚,为什么不同居先试一下?」她说。
她说:「这些孩子好像是随大流『别人这样,我也这样,不在乎。』实际上潜意识里还是有犯罪感、后悔、迷茫、内疚感。无论东西方文化,传统文化或多或少影响着人们的内心世界,同居总不如婚姻那么光明磊落。同居生活对未来的不确定感,还会产生彼此的不信任。年轻人容忍度较低,生活目标不一致,导致分手,彼此情感伤害不可避免;甚至有物质利益、财产方面的麻烦。」她说。
她说,同居常常导致堕胎;即使不堕胎,奉子成婚,常常不十分心甘情愿;后来发现彼此并不合适,孩子夹在中间成了牺牲品;更糟糕的是,根本不在乎,婚前就堕胎了。纵使那些侥倖没有怀孕,后来分手,也会导致彼此心灵受伤。
她说,东方文化背景的人,尤其是华人,上一辈和再上一辈,思想比较保守,婚前同居,即使他们管不了,心里也是不接纳的。从道德观念来讲,很难被包容。父母拿他们没办法,在同辈亲友之间也不会被祝福,这些都影响日后婚姻的稳定。
认识生命的自然律及两性差异
陈明玉说,同居以后分手,通常认为一定是女生吃亏,其实男生也佔不到什么便宜。除了罪恶感、内疚感,还有上天给人的自然律。这个自然律很微妙,调查数据显示,离婚率高与婚前性行为有关。
「就像我们用电锅煮饭,时间还没到,你好奇,提前把电锅打开,漏了气,饭半生不熟,以后不管再怎么焖都不好吃了。」她说。
陈明玉说:「有许多女孩子也知道婚前同居不好,可是经不住男生的央求,承诺一定会娶你。这并不是男生有意骗人,在他冲动的那一瞬间,他心里所想的和他所说的都是真的,是发自内心的。男人在没有得到之前,像猎人一样集中精力去猎取一个目标,直到猎到。可是当猎到以后,又不稀奇了。越在婚前猎不到,婚后越珍惜。如果婚前就让他猎到了,他会把精力投注下一个目标。当初猎取目标时,他那个专注、专情是真的。女性答应男生,男生当时会感激;但是,得到以后,他们不再感激,潜意识里会看不起你:『结婚前我要你就可以给我,那结婚后会不会给别人?原来你是可以随便的。』他忘了当初是他求的。」
「男、女生在生物学上是有差异的。如果女孩不了解男性的生理、心理特点,就会做出错误决定。女孩子也一样:『婚前你求我向我要,那婚后你会不会背着我去找别人要?』这种彼此的不信任,加上罪疚感,就会在彼此心里产生不快乐,给日后的婚姻埋下了一个隐患。」她说。
传统婚姻更稳定
中国传统文化专家文昭说,传统婚姻是建立在个人思想和心理充分的成熟,能够对自己的行为产生后果负责的基础上。中国传统婚姻讲究父母之命、媒妁之言。父母人生阅歷广,经歷丰富,他们能给出比较有用的建议。媒婆阅人无数,她很清楚谁跟谁合适,能够增加婚姻成功的机率。
「传统婚姻通常男女婚前不见面或很少见面,即使见面,也不会直白的表露感情。因为没有情感的冲击,不会存在失恋、情感波折所带来的痛苦。追求个性解放,自由恋爱,往往意味着要承受更多的痛苦。有些女孩失恋一次伤心欲绝,再失恋一次,再伤心欲绝。由于对现实条件的估计不足,心理和性格上的不成熟,失恋给彼此带来的痛苦,其实跟被杀一次差不了多少。」文昭说。
预防教育自我约束
陈明玉说,整个社会的观念开放,导致同居现象普遍。其实非常同情这些孩子,他们没有经过传统道德观念的教育。现在,道德的约束被视为高调,甚至被耻笑;父母下命令只会令他们跑得更远。有的离家出走,有的跳楼,自杀,甚至有人把父母杀了。即使生活在父母身边的孩子都拿他们没办法,何况生活在异国他乡,离乡背井的孩子。如果没有自我约束,他们只能陷在情感的漩涡里,受伤又受伤。
文昭说:「留学生年龄小,心理生理都不成熟,如果完全凭生理反应来处事,是不理性的。由于社会大环境也影响到孩子,对留学生同居不想过多的责备。但是从长远看,年轻人需要理性的规划人生,更多的尊重长辈的意见;多参加一些社团活动,扩大社交圈子;不要过早限于过小日子的生活状态。」
(责任编辑:滕冬育)